中嬰網記者對話李玉龍:打造中國戶外親子新模式
觀點前言
雖然當下戶外親子市場愈發(fā)火熱,但由于線下一直都是在沿用傳統(tǒng)的業(yè)務方式,固有產品的思維和服務觀念讓產品失去創(chuàng)新力,在面對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時無從下手,無法用創(chuàng)新性的產品去滿足各種衍生的市場需求,在戶外親子市場大熱下也暗藏著很多親子機構的困惑。 為此中嬰網也是采訪到了“爸爸森林”的創(chuàng)始人李玉龍先生,一同探討“爸爸森林”如何打造中國戶外親子新模式。
我們不單單是做冒險,我們選著的戶外活動,比如登山、皮劃艇、無人機、徒步、露營,其實這些在我們身邊的成熟度是非常高的,我們甚至做到過3歲小朋友參加登山的。這種登山跟戶外旅游、探險是完全不一樣的,都是爸爸參加,希望體現(xiàn)孩子陽剛的一面,無論是男孩女孩,爸爸把本能勇敢擔當?shù)囊幻嬖诤⒆用媲俺尸F(xiàn)出來,尤其跟孩子在一塊的時候,不需要我們做任何的輔導。
所以我挑選的不是又險又刺激的線路,在活動的過程當中,會設定很多環(huán)節(jié),這些環(huán)節(jié)能夠引起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察覺爸爸的存在和爸爸帶給他不同于媽媽給予他的一些意義和體驗,另外一方面也是讓爸爸察覺到孩子身上的一些特點,通過一些戶外活動,能夠走進孩子、多關注、多留意,能認同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不能缺失自己的存在。
我們父母課程集中在三塊,點是關于親子溝通,這是我們跟華師大的一些心理咨詢專家一起開發(fā)的、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育兒心理,還有親子溝通、情緒管理。
我們推出的父母課程,有些課程不用帶孩子來。無論你的孩子多大,還是你處于準父母的狀態(tài),都可以來上這種課程,這在我們產業(yè)鏈當中形成了一個“閉環(huán)”,在戶外有感官體驗的部分,還有動腦的一部分,你要有章法可尋,有理論基礎支撐的,這就是我們開發(fā)父母課程的初衷和現(xiàn)狀。
我們有“father forest爸爸森林”這個公眾號,通過公眾號關注我們;第二在大眾點評網、美團親子、豆瓣、同城上作了推廣活動的介紹。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我們籌備了會員制,針對會員爸爸開展了定制的小型體驗活動,有的在基地舉行,有的在我們合作的基地舉行。
對,我們的團隊本身是從IT行業(yè)、廣告行業(yè)轉過來的,沒有在親子行業(yè)、母嬰行業(yè)做過,所以我們很多想法都比較跨界的,當中也有很多試錯的地方,我們也在摸索。我們周邊類同于我們20%的親子結構是有的,但我們做的東西80%跟別人沒有雷同的,所以需要不斷嘗試和摸索。
也感謝中嬰網的采訪,謝謝!
推薦觀點RECOMMENDED
欄目合作COOPERATE
專訪熱線:021-62086811